榆凤蛾的防治
榆凤蛾幼虫地理分布分布于沈阳、丹东、北京、济南、青岛、南京、杭州、河南、河北、武汉和贵阳等地。蚕食榆树叶片。
成虫体长为20毫米左右,翅展为80毫米左右,形态似凤蝶,体翅灰黑或黑褐色。触角栉齿状,腹部各节后缘为红色。前翅外缘为黑色宽带,后翅有1个尾状突起,有两列不规则的斑,斑为红色或灰白色。卵黄色。
幼虫老熟时体长为55毫米左右,体为浅绿色。背中浅黄色,各节有黑褐色斑点。全身被盖厚厚一层白色蜡粉,其蜡粉不平整,形成凸凹状,有时辨认不出虫体本身。蛹黑褐色。土茧椭圆形。
榆凤蛾幼虫地理分布分布于沈阳、丹东、北京、济南、青岛、南京、杭州、河南、河北、武汉和贵阳等地
【症状】
幼虫以叶榆、榔榆、白榆、刺榆、黑榆、大果榆和垂枝榆等,各种榆树为食。
河北、山东地区一年发生1代,河南、湖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,均以蛹在土壤中越冬,翌年5-7月成虫羽化,成虫白天飞翔与交配,晚上休息,无趋光性。卵散产在叶片上,卵期约8天。初孵幼虫只食叶肉,大龄幼虫蚕食叶片。幼虫喜欢在枝梢上为害,严重时常常数十头堆积在一起。幼虫白天静伏在枝上,夜间大量取食。山东、河北地区以7-8月为害最严重,9月开始老熟,入土结茧化蛹。我国南方2代区,有世代重叠现象。
【防治方法】
1、灯光诱杀 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。
2、人工防治 结合养护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,消灭越冬幼虫及越冬虫茧。
3、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土蜂、马蜂、麻雀等天敌。于绿尾大蚕蛾卵期释放赤眼蜂,寄生率达60%-70%。于低龄幼虫期喷洒25%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-2000倍液防治,于高龄幼虫期喷洒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苏云金杆菌(Bt)乳剂400-600倍液防治。
4、化学防治 幼虫盛发期喷洒20%灭扫利乳油2500-3000倍液或20%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。
①凡本网注明“稿件来源: 园林网(http://www.sunhantech.com/)”的所有文字、数据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“农业网” 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业、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。凡经本网
协议授权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 园林网(http://www.sunhantech.com/)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本网转载的稿件,以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宠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,请相关作者见稿后及时来电或来函与“农业网”(Agronet.com.cn)联系。